悦见·成长 | 唐苹子:成长,就是让孩子具备离开你的能力
有人说,父母是没有门槛的身份,因为只要有了孩子,父母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父母,无需任何培训学习,但同时,当父母也是一项最难的工作,他们有既定的任务,却没人教他们该怎么做,只能一路摸索,一路沿时光之径向前,直到孩子慢慢长大。
成长有可以遵循的万用模式吗?我们的孩子,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?2020,长房·君悦公馆走进株洲长郡板块,打造株洲首个儿童友好示范社区,聚焦家庭教育,思考成长的重要性与多样性。
我们策划系列访谈《悦见·成长》,通过与不同人群的对话,了解他们对于成长的观点和看法。第二期,我们采访的是某知名地产公司管理人员唐苹子女士。
△ 唐苹子和儿子在一起
在家庭教育中,母亲往往是最受孩子依赖的人,是成长路上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唐苹子作为职业女性,也作为母亲,在本期采访中讲述了一些自己对于亲子教育的看法。
她有一个9岁的儿子曾云峤,小小年纪就很有自己的想法,喜欢叫自己“鲨鱼哥”,认为“鲨鱼”这样凶猛的字眼才适合自己,喜欢篮球和音乐,但最崇拜杨利伟,成为宇航员是他坚定不移的梦想。
在他的生活里,对父母的依赖并不占全部,而这源于唐苹子的某些教育观点: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离开你的能力,而不是培养他依赖你的能力,要让孩子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进。
三岁前后是两个概念
“三岁前后是一个分水岭,三岁前的教育决定了他以后的行为模式。”所以哪怕工作很忙,在峤峤三岁之前,唐苹子也会亲自照顾他。
两三岁时,峤峤喜欢坐巴士,她就带着他从起点坐到终点;他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,就带他一起去银行取钱,告知他取款机的工作原理,让他了解钱都是辛苦工作的回报……将孩子对外界的一切探索和好奇,都付诸实践去体验,以此感知世界。
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有三个支点非常重要,身体、专业和精神审美,完成了这3个支点的构建,成长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。”唐苹子表示。在这样的理念下长大的峤峤,成为了让父母为之骄傲的孩子:他有坚定的梦想,爱好学习,知识面很广,连老师都称赞他是“小百科”,表达能力也很出色,善于对长辈或朋友表达自己的爱……就像唐苹子所形容的那样,峤峤正在以一种充满创造力、执着又阳光的方式向上生长。
成长就是一场博弈
骄傲的同时,难免也会有苦恼。现在的孩子思维成熟,自主意识强烈,陪伴与教育的过程里,其实也充满了博弈。
很早以前,唐苹子为峤峤制定了“八做到”条约,要求他做到敬爱师长、衣食简朴等等,谁知道没多久,峤峤就“出台”了一张大人版“八做到”,也对父母提出具体要求,这让人哭笑不得的举动,让他们感受到了峤峤思维中隐约形成的平等意识——家长可以要求孩子,那么孩子也可以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家长。
愈渐聪明的孩子为了对付家长使出浑身解数,而在双方的你来我往中,成长也悄然降临。
孩子需要有张有弛的家庭环境
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最适合孩子成长?宽松还是严格?自由还是约束?
唐苹子和老公,在峤峤面前有不同“分工”。
爸爸是那个拿“严格人设”的人,而唐苹子拿的则是“好哥们儿人设”。爸爸教孩子坚持原则,说到做到,专注学习;而妈妈则可以让他释放自己的天性,甚至偶尔做一次“熊孩子”。
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峤峤,既会跟妈妈像“哥们儿”一样相处,比如在某个深夜,跟妈妈结成“联盟”在厨房“偷吃”东西;也能成为深受同学欢迎的“小暖男”和老师眼中优秀的“小百科”。
孩子的起跑线,取决于家长的眼界
当人人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,“起跑线”究竟在哪儿?对于这个问题,唐苹子也有自己的看法:孩子开始得到的一切,都是家长赋予的,因此家长的眼界,也决定了孩子一开始的层次。 “一方面,资源固然重要,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优秀资源、优质教育,认识更多优秀的人;另一方面,更在于培养孩子自身的人格,如感知幸福的能力,面对挫折的能力等等。” 家长给孩子的未来创造条件,而最后要利用条件去争取怎样的未来,那就交给孩子自己选择。
子女固然可以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,但无论怎样,归根结底最后还是要依靠自己,在孩子的成长路上,或许并不需要父母面面俱到的爱,有些时候,让他们自己去经历,去选择,才更好。
君悦公馆系列访谈栏目《悦见·成长》,记录不同成长模式中的困难与挫折,惊喜与快乐,悦见每一种成长,愿每一缕阳光,都照耀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