购房先查房企品质!近15%房企存在法律诉讼记录

2020-03-16 17:01:46  责任编辑:小雷

  千万豪宅,水泥一抠就掉?人工湖变蓝色塑胶“人工糊”……开发商偷工减料引发的质量问题、虚假宣传带来的“货不对板”让消费者的血汗钱付之东流。

  据天眼查发布的“315房产大数据”显示,过去十年间,有近15%的房企存在法律诉讼记录。仅2019年房地产行业的新增法律诉讼就达到158.13万条。

  不过,当潮水退去时,品牌优势不强、信用等级低的“裸泳”者终究要栽跟头。数据还显示,2009至2019年,我国房地产企业注销、吊销数量曲线不断向上延伸,并在2019年达到峰值38.92万家。

  近15%的房企存在法律诉讼记录

  房子通常是带给一家人带来安全感的“港湾”,但质量安全却是投诉重灾区。

 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,仅2019年一季度,就获取房地产行业相关投诉1190例,其中质量安全类最多,其次为服务、合同类,投诉对象包括房地产开发商、房产中介。

  质量安全类典型案例如,2019年12月,央视财经报道的浙江义乌西江雅苑楼盘出现大量质量问题,该楼盘是金地集团(14.600,-0.05,-0.34%)与中梁地产集团的合作项目,总价在300万元到1500万元不等。但据报道称,大部分已建成房屋均出现了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,梁柱上水泥甚至用手就能抠掉。

  服务、合同类的“奇葩”案例则来自长沙北辰中央公园的“人工糊”。该楼盘由长沙世纪御景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,宣传时开发商表示,有41%的绿化率,人工湖、喷泉一应俱全,入住其中“如坠梦幻桃源”。但当业主收房时,不仅没有“桃源”,连人工湖也成了塑胶贴出来的假湖。

  当然,面对部分开发商店大欺客的行为,部分消费者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,捍卫自己的权利。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上市房企法律诉讼中,最多的案由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,占比超21%,其次为房屋买卖合同纠纷、房屋租赁合同纠纷。

  有业内人士建议,若出现购房纠纷,可以采取的维权方式包括:一、用往来催告、函件、通知及当面沟通、磋商等理性方式来与开发商协商沟通;二、请求消协调解;三、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反映、投诉;四、协商调解不成,可通过诉讼、仲裁等司法程序解决。

  “内功不足者”加速出局

  在过去属于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中,行业的上行期掩盖了小房企自身“内功不足”的缺陷。但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,自身品牌优势不强、信用等级低的房企终将残酷出局。

  天眼查数据显示,2009至2019年,我国房地产企业增加了121.38万家;同时,有27.90万家房地产企业注销,吊销企业达到11.02万家。

  从增量的维度来看,截至2019年底,我国共有145.8万家房地产企业,其中2018年的企业增速达到峰值,为25.90%。就地区分布而言,广东省房地产企业数量最多,达到19.9万家;其次是江苏、山东。

  近几年,房企破产重整的话题热度渐长。小编从人民法院公告网查询到,以“房地产”为关键词检索统计,2019年全国共有计有超377家企业发布了相关破产文书。2020年以来(截至到3月13日),全国已有52家房地产企业发布破产公告。

  根据破产房企的情况来看,主要以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三四线中小型房企为主。“一旦市场进入平稳期,自身管理制度落后、运营效率较低的房企,其竞争力短板就会凸显出来,销售去化以及融资等问题将形成较大压力。”一名业内人士分析称。

  虽然市场集中度在不断向大房企集中,大房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,但此前步子迈得太大的几家知名中型房企也面临了流动性危机。

  2019年以来,五洲国际、新光集团、银亿集团等知名房企均出现债务违约。其中,银亿集团作为全国五百强的著名房企,2017年集团销售收入达到783亿元。但在负债500亿元的重压下,于2019年6月申请破产重整,曾经的宁波首富熊续强,即银亿集团董事长,也从此跌落神坛。

  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弘股份,也于2018年12月28日被深交所摘牌。上市8年,正式告别资本市场。彼时,中弘股份的逾期债务规模达到114.6亿元。

  此外,仅2019年一年,房地产行业的新增失信违法、被执行人、经营异常、行政处罚、严重违法等司法和经营风险条数分别为6.98万、35.26万、12.33万、1.42万、1.38万条。

  正所谓大浪淘沙,剩者为王。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,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升,这有助于房地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© 2019-2020 财经资讯网 | 用心去经营一个财经网站!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