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深化人才评价改革 IET助力国际工程人才资质认证
近日,《上海市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(2.0版)》正式发布,进一步扩大了对国际职业资格的认可范围,为境外专业技术人才来沪发展提供了更完善的制度保障。其中,英国工程技术学会(IET)的特许工程师(CEng)等资质被纳入C类职称比照清单,持证人员可直接申报认定副高级职称。这一政策不仅体现了上海对标国际标准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决心,也为中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提供了重要助力。
国际标准对接本土需求 助力人才职业发展
作为全球广泛认可的工程领域专业机构,IET推行的国际注册工程师资质以英国工程专业技能标准(UK-SPEC)为评价框架,涵盖知识运用、交流沟通、领导力和管理等五大核心能力。此次上海将其纳入职称认定体系,意味着通过IET认证的工程师无需重复考评,即可将国际资质转化为本土职称,大幅缩短职业晋升周期。例如,某外资企业机器学习工程师王元凭借IET特许工程师资格,通过简化流程快速获得上海市高级工程师职称,成为政策的受益者。
英国工程理事会 (Engineering Council)颁发的全球认可的资质证书
和IET颁发的全球认可的资质证书
这一衔接机制不仅为个人职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,也为企业引入国际化技术人才提供了便利。根据上海市人社局数据,目前已有118名持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通过认定获得高级职称,覆盖工程、经济、会计等多个领域,有效填补了重点产业的高端人才缺口。
服务国家战略 赋能工程人才国际化
近年来,中国持续推进工程技术人才评价体系改革。IET作为拥有154年历史的国际专业学会,其推行的UK-SPEC标准与我国2019年《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》核心思想高度契合。通过与国内专业学会合作开展培训与认证试点,IET为中国工程师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评价框架,帮助其提升技术管理、风险控制等综合素养,增强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竞争力。
上海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新版清单紧密围绕“(2+2)+(3+6)+(4+5)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,动态纳入含金量高、产业匹配度强的国际证书,旨在通过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创新资源。IET资质的入选,既彰显了其标准的权威性,也反映了中国对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视。
双向互认探索 构建开放人才生态
值得关注的是,上海在单向认可境外资质的基础上,正逐步探索与境内评价标准的双向互认。例如,新增的D类清单计划通过豁免考试科目、直接申请资质等方式,推动建筑工程、金融等领域境内外资格互认,助力本土企业“出海”。
“上海的政策创新不仅推动了个人能力与国际标准的深度衔接,也为跨境人才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。”IET中国区负责人龙宝罗指出,未来,IET将继续深化与中国专业机构的合作,通过联合培训、技术交流等形式,支持更多工程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,同时为中国参与国际工程标准制定贡献力量。
上海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政策的升级,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,更彰显了中国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人才竞争格局的深远布局。IET国际注册工程师资质作为衔接境内外评价体系的重要纽带,正在为工程科技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与技术协作架起桥梁,悄然推动着中国工程领域的国际化进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