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35年银行业展望:信任危机、气候风险和地缘政治驱动行业目标导向
中国北京,2022年11月15日——随着颠覆性变革席卷整个金融领域,银行业高管们也陷入了思考:在前所未有的激烈市场竞争中,银行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未来会怎样?他们将如何应对挑战,以打造行业以及整个世界更美好的未来?这些就是一项有关未来银行业的新研究——《2035年银行业展望:三种可能的未来》重点关注的问题。该研究由人工智能和分析领域的领导者SAS赞助,《经济学人影响力》(Economist Impact)具体实施。
该研究报告分为上下两部分,上半部分预测了2035年银行业三种可能的格局变化。通过广泛的案头调研和专家访谈,《经济学人影响力》在报告中:
· 概述了未来十年即将重塑银行业格局的几个“大趋势”。
· 揭示了不同趋势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机遇。
· 重点介绍了银行的几种发展模式,以打造一个更加公平、符合道德规范和可持续的未来。
研究表明:面对气候变化、经济碎片化以及普遍存在的经济和社会不平等诸多困境,银行业正处于一个决定性的时刻。
“银行业正处于飞速变革之中,同时不确定性也无处不在。这不禁令人想到一个根本问题:银行的目的是什么?”《经济学人影响力》政策与洞察高级经理Yuxin Lin表示:“银行业领导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,以及他们由此做出的商业决策,将重新定义整个行业。”
“银行业不仅有能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,也有能力促进人类发展。”SAS全球金融服务总监Alex Kwiatkowski表示:“通过积极拥抱技术和创新,银行能够铺就一条更加以目标为导向的道路,在实现更崇高目标的同时获得更多收益。如果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,他们将错失一个足以带来真正改变的黄金机遇,可能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。”
设想1:银行转型后能否重获公众信任?
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,银行一直面临声誉危机。事实上,2022年爱德曼信任度晴雨表(Edelman Trust Barometer)显示,金融服务业仍然是最不值得信任的行业之一,目前只获得了半数(54%)公众的信任。
展望2035年,在设想1中,银行将利用数字化转型重塑良好形象。银行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,加强了数据隐私保护和网络欺诈管理。凭借提升经营透明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,银行业增强了公众信任,推动了开放银行和合作伙伴关系,从而推出了收益可观的新产品。数字化平台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,覆盖客户金融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“花费多年时间建立起来的消费者信任可能会在瞬间崩塌。”SAS欺诈管理与安全智能高级副总裁Stu Bradley表示:“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,银行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多。打造高度个性化的客户参与至关重要。在平衡客户体验与风险的过程中,采用企业全局决策方法(在整个客户旅程中综合考虑并制定欺诈风险管理和客户参与决策)可以降低成本、优化银行IT基础设施,同时提高营收和客户留存率。”
设想2:银行能否促进跨行业气候行动,推动绿色转型?
应对气候危机需要力度空前的全球合作。联合国数据显示,各国政府目前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,远低于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.5°C所要求达到的水平。为了避免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最坏影响,采取气候行动已刻不容缓。
设想2预测,2035年全球社会将共同致力于气候行动,脱碳成为能源、基础设施和交通领域的首要战略考虑。城市进行了重新设计,以提高能源效率并适应气候变化。具有成本效益的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实现了常态化应用。
“在气候行动方面,银行业将领导并促进跨行业合作,推进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。从现在开始,就要更好地分析、建模并管理气候风险。”SAS高级副总裁兼风险研究和量化解决方案主管Troy Haines表示:“通过提高气候风险场景的建模能力,了解气候风险对其资产负债表的潜在影响,银行将能够帮助推动绿色转型,提高全球气候复原力。”
设想3:面对地缘政治裂变,银行将如何运作?
全世界都在尽力摆脱新冠疫情的最坏影响,但是经济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却无可避免。疫情反复爆发,加剧了世界超级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关系,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,而后者因人口众多遭受了更严重的后果。
在此背景下,不难想象在设想3中,2035年世界地缘政治动荡,世界经济巨头之间利益分歧巨大,不再施行多边主义。双边协定和区域协定取代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主导地位。美元失去霸权地位,数字货币崛起,全球金融体系支离破碎。
“近期爆发的全球事件加速了去全球化进程,这可能会加剧令我们备受困扰的社会不平等问题,”非传统风险投资公司(Unconventional Ventures)创始人Theodora Lau表示:“毫无疑问,银行和货币是这一切的核心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挥作用,通过今天的行动来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。”
SAS将于11月首次发布这项未来银行研究的下半部分报告——《2035年银行业展望:全球银行业调查报告》,届时将公布对世界范围银行专业人士的调研结果。同时,欢迎访问SAS.com/betterbanking,了解如何通过更深入的洞察力更好地打造银行业。
关于《经济学人影响力》
《经济学人影响力》将学者的严谨性与媒体的创造力相结合,吸引了一批在全球范围有影响力的读者。我们相信,基于证据的洞察可以开启辩论、拓宽视野、推动进步。更多信息,请访问impact.economist.com。